私域直播大地震:保健品功效被一刀切,百万直播间出路何在?

昨日杭州品牌圈热议:一场无声风暴席卷私域直播间。蓝帽子、保健品、所有打着“功效”旗号的滋补品,被平台一刀斩断销售通路。石斛卖家们集体陷入茫然——功效不让提,产品怎么卖?

私域直播大地震:保健品功效被一刀切,百万直播间出路何在?(图1)

风暴背后,是监管利剑高悬。开播前,平台严审助播逐字稿,一旦发现“功效暗示”、“疾病关联”,哪怕只是电视媒体剪辑片段佐证,产品立刻撤下直播间。不少商家痛彻心扉:主播小心翼翼,却栽在助播“口无遮拦”的旧话术上。一句“对高血压好”,瞬间导致直播间封禁,损失惨重。

私域直播大地震:保健品功效被一刀切,百万直播间出路何在?(图2)

当利润支柱崩塌:

业内共识是,7、8月能“苟住”已是万幸,盈利已成奢望。核心矛盾在于:能带来利润的“拳头产品”——保健品、功效类滋补品被禁;而允许卖的普通百货,利润薄如纸。数据冰冷:百货类直播人均产出仅约3元(扣除引流成本),而行业公认的盈利线是10-15元。

私域直播大地震:保健品功效被一刀切,百万直播间出路何在?(图3)

“健康卖货”的天真幻想:

有人试图切割转型:“剔除敏感话术和产品,老老实实卖菜卖百货总行吧?” 这想法过于天真。残酷现实是:私域直播生态中,纯卖百货能存活的凤毛麟角。即便卖的是锅碗瓢盆,话术也常被披上“保健”外衣:

章丘铁锅成了“补铁防贫血神器”;

普通醋被包装成“调节三高良方”;

羊奶、益生菌、沙棘原浆、蜂蜜……更是“保健话术”重灾区。

这些才是支撑利润的核心。指望靠卫生纸、粮油赚钱?无异于痴人说梦。

中老年用户的需求悖论:

难题更深一层:中老年用户恰恰是这些“保健概念”产品的忠实拥趸。若话术回归平淡如白开水——“这醋就是调味品”,与超市购物何异?吸引力荡然无存。

卖菜?或是更深的陷阱:

当有人鼓吹“直播卖菜是下一个风口”,更需警惕其背后深渊。百货直播启动资金门槛较低(10-20万足矣),而卖菜呢?选品、品控、供应链、损耗控制,处处是壁垒。业内估算:没有300-500万启动资金和资深操盘团队,入场即炮灰。它注定是少数实力玩家的游戏。

私域直播大地震:保健品功效被一刀切,百万直播间出路何在?(图4)

警惕“红利”鼓吹手:

讽刺的是,去年高呼“药店+百货+私域直播是红利”的某些“专家”,如今又转头兜售“卖菜神话”。年年有“风口”,岁岁换“红利”,最终肥了谁?是收割加盟费的“导师”,而非盲目追随的小商家。基层创业者试错机会何其有限,岂能年年当追风口的韭菜?

风暴之下,何去何从?

监管重压非短期可逆。商家亟需:

彻底重构话术体系: 从主播到助播到宣传物料,剔除一切功效、疾病、医疗暗示,建立真正合规的表述库。

探索价值新锚点: 放弃对“保健概念”的路径依赖,深挖产品在品质、工艺、情感连接、便捷服务上的真实价值。章丘铁锅的匠心传承,好醋的纯粮酿造,是否比虚无的“功效”更能打动人心?

理性评估赛道: 认清自身资金、团队、供应链实力。若无力搏杀高门槛的生鲜赛道,与其被“风口”裹挟,不如在合规框架内深耕细分领域,或暂避锋芒保存实力。

私域直播的草莽时代正走向终结。与其幻想平台开闸或寻觅“擦边”捷径,不如直面现实:合规是生存底线,真实价值是竞争基石。这场大地震,震碎的不仅是话术,更是一个时代的投机逻辑。能穿越周期的,必是尊重规则、回归商业本质的长期主义者。

联系我,免费领取各行业私域直播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