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计划2025年完成推直播和推商品全面升级切换使用「全域推广-净成交ROI出价」。官方强烈建议:直播标准推广在投计划:尽快全部迁移至直播全域推广且使用净成交ROI出价。

先聚焦3个核心问题理清落地思路:
1. 你当前直播间付费投放的核心目标是「拉新破圈」「稳定转化」还是「利润最大化」?不同目标对应净成交ROI的出价策略差异极大;
2. 目前在投计划中,标准推广和全域推广的占比大概是多少?是否有已经测试过净成交ROI出价的计划数据(比如转化成本、ROI波动情况)?
3. 你的产品客单价、毛利空间如何?净成交ROI=(成交金额-退款金额)/广告花费,毛利是否能支撑新出价模式下的盈利阈值?
基于平台「全切全域+净成交ROI」的底层逻辑——本质是筛选高转化、低退款的优质商家,把流量向“确定性收益”倾斜。核心落地关键点:
• 优先迁移高转化老计划:把标准推广中ROI前30%的计划,按「净成交ROI=原支付ROI×(1-历史退款率)」换算出价,快速承接流量;
• 控制退款率是核心:净成交ROI直接剔除退款金额,需优化选品(降低售后率)、直播话术(明确产品卖点,减少冲动消费)、物流售后(提升履约体验);
• 测试期分阶段切换:先将50%预算切到全域净成交ROI,保留部分标准计划作为对照,观察3-7天数据(重点看曝光量、转化成本、实际盈利)再全面迁移。
从工具变迁到“一刀切”,核心是平台完成了「流量分发权的集中化」——背后是3个关键逻辑,也决定了新投放时代的核心玩法:
一、平台强制切换的底层原因?
1. 效率优先:全域推广的“平台主导投放”大幅降低新手门槛,同时减少商家低效试错带来的流量浪费,提升整体电商转化效率;
2. 数据闭环:通过统一工具收拢所有商域流量数据,更精准判断商家“真实盈利能力”(净成交ROI剔除退款),实现流量向高价值商家倾斜;
3. 商业化深化:全域推广的“自动人群回流”能提升用户复购和生命周期价值(LTV),让平台从单次成交抽佣,转向长期用户价值变现。
二、新投放时代的核心变化(对比前两个阶段)

三、新时代的落地关键:放弃“控量”,聚焦“控结果”
1. 放弃多计划并行:全域推广单计划覆盖全场景,无需再铺大量计划测试,转而优化「单计划的核心要素」(净成交ROI出价、直播间承接能力);
2. 把“平台算法”当合作伙伴:算法的核心诉求是“高复购、低退款”,需配合优化:选品(高毛利、低售后)、直播流程(停留→转化→复购引导)、用户标签(强化精准人群画像);
3. 出价逻辑重构:净成交ROI出价=(客单价×毛利率×复购率×(1-退款率))÷ 目标盈利比,核心是算清“实际能赚的钱”,而非盲目追高ROI。
其实头部达人抗拒全域推广,核心是它和达人成熟的流量操控玩法完全相悖,而平台推全域,本质是要收回流量主导权,适配当下“店播为主”的生态,这背后是平台和头部达人的利益博弈,具体可以从这两点看清关键逻辑:
1. 头部达人弃用全域的核心是丧失核心竞争力:头达团队的核心优势本就是靠多账户、多计划的精细化投放,拆分不同人群定向,实现流量和转化节奏的精准把控。比如专场直播时,不同账户分管拉新、转化等不同职能,还能突破流量上限。而全域推广的单计划、单账户规则,直接让这套玩法失效。更关键的是,达人擅长的憋单撬动自然流量的模式,在全域平台主导的流量分发逻辑下难以施展,毕竟平台流量推送不跟着达人的直播节奏走,憋单带来的高密度成交很难再触发自然流量倾斜,达人的运营优势等于被架空。
2. 平台一刀切全域是生态重构的必然操作:这几年抖音里品牌店播和货架场景的GMV占比已飙升至70%,头部达人的GMV贡献却跌到9%,平台没必要再迁就少数头达的投放习惯。对平台来说,全域推广能收拢所有商域流量数据,通过净成交ROI筛选出高转化、低退款的商家,把流量导向确定性更高的收益场景。同时,单计划、自动化的投放模式,能降低中小商家和新手的投放门槛,让更多商家参与进来,而不是让头部达人垄断流量。这既是削弱头达的流量话语权,避免其过度掌控生态,也是为了让平台成为流量分配的绝对主导者,实现长期稳定的商业化。
简单说,全域推广的“先进”是针对平台和多数中小商家的,而头部达人则成了这场生态变革里,受自身玩法束缚的“掉队者”,过去靠资本和团队能力垄断流量的时代,自然也就跟着落幕了。
四,利好商家类型和KOC带货红利,下面具体拆解各类商家的利好点,以及对应的适配玩法,帮你精准接住平台流量指挥棒:
1. 利好商家及适配玩法
◦ 会做内容的商家:全域推广下平台算法更青睐优质内容,这类商家的优势能被放大。比如非遗商家靠展示传统工艺的内容,或是知识达人靠专业分享内容,既能获得平台流量倾斜,还能借内容提升用户信任度。像2025抖音双11期间,非遗相关商家直播销售额同比增长2倍,优质内容直接带动转化飙升。
◦ 原本就重付费的商家:全域推广的净成交ROI出价模式对这类商家更友好。该模式能降低退款率、提升实际结算GMV,推直播的客群退款率可降5 - 15%,结算GMV能升5 - 10%。重付费商家原本就熟悉流量投放逻辑,切换后能快速适配,靠付费撬动更高质量的精准流量,而非单纯拼流量数量。
◦ 重视品牌长效经营的商家:全域推广的人群回流和多次触达机制,契合品牌积累人群资产的需求。这类商家可搭配达人分销做A3种草人群蓄水,再通过全域推广收割,形成“曝光 - 种草 - 复购”的闭环。同时品牌口碑和服务优势,会在平台“好货+好服务”的价值观下持续加分,积累的复购用户还能反哺流量权重。
2. 抓住KOC带货红利的实操方向
◦ 借力真实内容高效种草:KOC以消费者身份分享的内容自带真实感,比专业广告更易获用户信任。商家可让KOC产出测评、日常使用等原生素材,直接用于全域推广投放,补齐自身素材短板,还能精准触达对产品有潜在需求的细分人群。
◦ 批量合作降低投放成本:相比头部KOL,KOC收费低且下沉市场渗透力强。2025年品牌也在减少头部KOL投入、增加长尾达人预算,商家可批量合作多领域KOC,覆盖更多圈层,靠规模效应扩大曝光,且整体投放成本可控。
◦ 联动形成营销闭环:可将KOC种草与全域推广结合,先让KOC把商品曝光打出去,积累种草人群,再通过全域推广的自动回流机制完成收割;同时KOC还能帮品牌修正目标人群,让后续全域投放的流量更精准,进一步提升转化效率。
为啥利好品牌商家?
因为巨量千川标准推广的“直播加热”入口迁移到了“品牌推广”下面,所以品牌广告功能保留了类似标准版的直播加热与商品种草能力,可通过此通道实现放量。千川投放工具支持全域推广工具和品牌广告投放同时进行,也为特定需求提供了替代路径。有利好就有利空,我认为除了头达以外,有一些轻付费,有高拉新需求赛道的商家在这个过程中会经历平台工具转型的痛。比如一些女装商家的竞争会变得越来越白热化,因为他们依赖快速拉新和人货场来获得即时转化,而全域流量的反复触达机制与短周期内的产品上新节奏不匹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