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个做母婴账号的朋友问我:
我的视频标题、封面、内容都按你说的优化了,
为什么刚发出去排第2,过了3天就掉到第50名了?
我问她:你知道抖音搜索是怎么给作品打分的吗?
她愣了:不就是看播放量和点赞数吗?
这就是99%的人都会犯的致命误区。
抖音搜索算法并不是简单的数据越高越好,今天我把这套算法逻辑拆解给你。
看懂了,你就知道:
为什么有的视频能稳定排前3,躺着获客
为什么你的视频昙花一现,3天就凉透
下次发视频,怎么让排名一发布就冲前排,一个月不掉
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
抖音怎么判断你的视频属于哪个关键词?
抖音搜索就像一个巨大的图书馆。
用户搜索宝宝辅食制作时,图书馆管理员(算法)要从几千万本书(视频)里,找出跟宝宝辅食制作相关的那几本。
问题来了:它怎么知道你的视频是讲宝宝辅食的?
答案:通过6个位置的关键词识别。
算法会扫描这6个地方:
视频标题 ← 权重最高,必须包含核心关键词
视频封面文字 ← 第二重要
话题标签 ← #宝宝辅食制作
视频字幕 ← 算法会读你的字幕
语音内容 ← 抖音会把你说的话转成文字分析
视频简介 ← 补充说明
反面教材:
标题:《这样做辅食,宝宝吃得香!》
封面:一碗粥的图片
字幕:没有字幕
话题:#育儿日常
问题在哪? 标题里没有宝宝辅食制作这个关键词!算法扫描后会想:这视频是讲辅食的?还是讲宝宝吃饭的?还是讲做饭的? → 模糊不清,识别度低,分配不到精准流量池
正确示范:
标题:《6个月宝宝辅食制作教程|3分钟学会》
封面:大字宝宝辅食制作
字幕:今天教大家宝宝辅食制作的3个步骤...
话题:#宝宝辅食制作 #6个月宝宝辅食
这样做的结果: 算法一扫描,6个位置都有宝宝辅食制作 → 确认无误!直接把你的视频扔进宝宝辅食制作这个关键词池里。
要点总结:
关键词要在标题、封面、字幕、话题至少出现3次以上
新内容测试——给你2天黄金期,决定你能不能留下(2天说法只是举例)
你的视频进入关键词池了,但这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抖音会给你一个2天测试期:把你的视频短暂排在前几名,观察用户反应。
这个阶段,算法的核心目标是:判断你的内容是否真正满足用户的搜索需求。
这2天,抖音在测什么数据?
算法会紧盯这4个核心指标:
完播率 ← 最重要,用户看完了吗?
点赞率 ← 用户认可吗?
收藏率 ← 用户觉得有用吗?
评论率 ← 用户愿意互动吗?
特别注意! 这里的完播率不是看完整个视频,而是看用户有没有快速划走。如果用户点进来3秒就划走了,算法会判断:这视频不是用户想要的,所以才会有大家常说的3秒定律,在开头前三秒抓住观众眼球
案例A(失败):
视频时长:3分钟
前30秒全是废话:大家好,我是XX,今天教大家...
完播率:15%(85%的人看几秒就走了)
结果:第2天排名从第5掉到第80
案例B(成功):
视频时长:1分钟
开头3秒直接说:宝宝辅食制作3步骤,第1步...
完播率:65%
收藏率:8%
结果:第2天排名升到第2,第3天稳定第1
差别在哪?要知道搜索用户的心理,他们不是来看你表演的,是来找答案的!
排名竞争——每天都有新内容来竞争,你能守住位置吗?
这是最残酷的阶段。很多人就是在这里阵亡的。
你可能会发现:
第1天排第3
第3天排第8
第7天排第30
第10天根本搜不到了
为什么? 因为抖音每天都会有新视频进入关键词池,算法会让用户同时看到你的视频和新视频,然后对比数据,决定谁留谁走。
这就是为什么你的排名会莫名其妙下降!
不要以为发出去就完事了。每隔1-2周,重新检查你的视频:
评论区有人问什么问题?
有没有更好的呈现方式?
然后,做一个2.0版本,重新发布。
比如某账号的厨房油污清洁视频:
1.0版本:口播讲解,排名第8
2.0版本:增加清洁前后对比图,排名提升
3.0版本:增加5款清洁剂测评,继续提升
建立长期优势,获得持续流量
如果你能守住前3名超过30天,恭喜,你进入了稳定期。
这时候,算法对你的评判标准会发生变化:从短期数据切换到长期价值。
什么是长期价值?
前面3个阶段,算法看的是最近7天的数据。但到了第4阶段,算法开始看累计数据:
这个视频总共获得了多少播放?
这个视频的互动数据是否持续稳定?
这个创作者是否持续在这个关键词下产出内容?

冷知识:
抖音搜索算法每过几个月会更新一次规则,但用户满意这个核心标准从未改变。所以不用担心学了过时,只要内容对用户有用,算法永远会支持你
最后祝大家都能在抖音搜索上稳定获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