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量千川投放技巧:如何用"挤海绵"法则把广告费省到肉疼

你是不是总在广告投放时遇到这种困扰:出价高了心疼预算,出价低了流量跑不动?

巨量千川投放技巧:如何用

前年双11我们团队用一套"挤海绵"玩法,硬生生的把某美妆品牌的获客成本从80元压到38元。

今天我们把其中的实操秘籍拆给大家看,学会这三板斧,你也能玩好巨量的流量杠杆!

一、定价

新手最易犯的错就是上来就梭哈,之前我们接手某母婴品牌账户时,发现他们上来就按媒体里面的建议价出到68元,结果三天烧完预算还没转化。

之前的文章我提到过,媒体的建议出价这里面实际是存在门道的,不用一定要听,而是要结合自己产品的考核成本和利润率情况来定。

后来改用"阶梯出价法":第一天建5条计划分别出价50/55/60/65/70,盯着点击率随时喊停,结果发现55元时ROI最高,次日立刻砍掉其他计划。

这就是阶梯测试,结合账户和素材,最终找到合适的出价数字,这样成本才能比较容易达到我们想要的位置。

每次电商大促前记得留足余粮,留有预算的意思!像前年双11某家电品牌,提前两周就把日常出价从120元压到95元,留出空间活动期间能临时提到150元抢流量,ROI反而比同行高20%。

二、曝光要抢先

测试极限出价就是要适当激进,我们的秘诀是每天开两条"自杀式"计划,自杀式计划就是有可能跑不动,一动不动,比如日常出价50元能跑量,就再建35和40元的敢死队。

之前某教育机构用这个方法,硬是把出价从80元压到45元还能维持曝光量。记住这个公式:昨日最优出价×0.7=今日试探价,连续3天跑不动就回调5%。

曝光测试要尽量去抢:建10条阶梯出价计划(±10%浮动),每小时看数据,有了一定消耗的时候,要缩短到20分钟,低客单产品盯500曝光量,高客单的200就达标。

这个曝光量不一定是绝对的标准,但是大家在投放的时候可以自己总结,就像我们今天在投的一个产品一样,全新的产品全新的计划全新的ROI测验,那么究竟多少转化或多少曝光才是观察的点,这就是要适当摸索。

还有个反常识的发现:曝光速度比消耗总量更重要!某珠宝品牌测试发现,2小时冲500曝光的计划,最终转化率比24小时慢慢跑的高3倍。

这个一般投放超过2年的优化师应该大多数都懂这个原理吧!

三、点击率要果断取舍

点击率优化就是看目标人群,我们的独门方法是"三筛法则":

首筛:曝光达标后,立即砍掉或拉空点击量垫底(不合格指标)的30%计划;

二筛:次日保留点击率TOP5的计划,其余全灭;

终筛:第3天只留转化成本低于均值的独苗。

当然还有其它优化点击率的招数,那个就是彻底的方法了,只是也要考虑设计团队的工作强度,这属于认知,并不是说去优化那3秒,那个不是优化的底层,存在概率的效果情况。

去年帮某APP做投放咨询时,用这招7天把点击率从1.2%拉到3.8%,关键要敢大胆下手测试——某次测试中点击率1.8%的计划,关停后反而整体ROI提升40%。

记住这个玄学:系统会记住你的筛选标准,后期新建计划会自动匹配高质流量。当然这个也和自己的出价、素材重新选择有一定关系。

总之:

• 出价要慢慢提,不用急;

• 曝光数据看消耗速度不看消耗总量;

• 点击率优化要当机立断,短视频的3秒只能解决一部分ctr;

• 每完成一步就锁死该维度(出价定死再调曝光)。

账户养成需要一定过程,别指望三天建好罗马,但是也不会像大家传说的那么久,按这个节奏坚持5天,你会惊喜发现系统开始主动给你喂优质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