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各大媒体平台都在强力推广自动投放、全域投放、智能扩量等,平台的话术确实很吸引人,可能很多老板都开始觉得这样下去,实际不用那么多优化师了,可以省人力了:
“交给我们的算法,一键获取全流量池优质用户!”
“解放人力,提升效率,最大化收益!”
于是,很多老板和优化师均欣喜若狂,预算一设,出价一填,点击开启,然后……就眼睁睁看着ROI一路跳水。
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平台的核心诉求是消耗广告预算 ,而广告主的核心诉求是 ROI ,这两者在默认状态下,并不完全一致。
自动化投放,尤其是打包了联盟流量的,本质是一个 “黑盒” ,平台把优质流量和廉价的、泛化的联盟流量打包在一起,用“算法优化”的外表包装起来,卖给我们。如果我们不会看数据,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的钱,到底被谁“吃”掉了。
这点也是我们在辅导重点企业客户里面常常要帮他们去解决的事情,包括:
近期大量的iaa产品在巨量跑入了激励量;
中重度产品跑到了很多6元低充;
广点通还是有很多是一直消耗但转化很少的广告在跑,而出转化的大多集中在少消耗的广告里面......
一、老生常谈的媒体的目的
既然上面我们已经说了,媒体需要的是消耗,当然它也会考虑生态平衡,去重点会扶持超大型广告主。
但对于大量的中小广告主来说,明白了媒体的目的,明白媒体的流量打包销售,那就充分说明了在当下作为广告主的买量投放团队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在素材上了,还在通过数据分析去筛选掉垃圾流量的能力。
二、为什么“0点前调账户”是非常必要的?
那些不相信“0点前调整”的人,本质上是不相信数据的即时反馈,以及这些数据是媒体已经在底层告知了大家一些情况了,他们仍活在设置好账户就等明天看结果的过去式。
在自动化投放中,数据的“实时性”远比“完整性”重要。,你不需要等24小时数据完全出来再下结论,你需要的是在数据发生异动时,就立刻出手干预。
经过我们辅导的,或者有看到我们代为优化ROI动作(不是代投)的团队应该能看出我们对账户的管控是非常到位的。
以至于那几轮一周5天每天的ROI的达到率居然是他们投放团队的500%,甚至更高。
账户日常的一些数据变化,以及消耗速度的波动等等这些都是需要留意的,而0点前的动作尤其是新建的,如果在分析到位之后选择的,往往有另外的含义,之前的文章《信息流广告投放,新建和复制的区别决定了我们什么时候该选择哪个操作》里面已经有透露了一些目的。
三、如何在算法“黑盒”中掌控主动权?
面对媒体的自动化,当下的广告优化师的角色不再是操作员、工具人,而是 策略官和风控官。
投手不要认为到了自动化投放时代,优化师好像没什么能干了,实际就是会看数据,管控ROI,以及会懂提炼爆款素材和指导、沟通实践优秀素材的迭代衍生。这个是当前优化师需要具体做的,也是优化师需要快速转型的。
跟不上的必然被淘汰,没有侥幸情况,必须有能力进行数据分析、AB测试和深度思考。
我们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广告计划的前端激活成本很低,但进来的用户次留率、广告观看频次也极低,那它的LTV必然很低,最终ROI不可能达标。要果断放弃,不要有赌徒心理。
这里实际已经有个异常值告知给大家,就是前端激活成本很低或者极低,如果出现这样的数据,观察2-3个小时后出现的数据规律基本就能判断后面的lvt值情况。
所以,学会发现异常值,然后提前观察和预判就有结果,具体也可以看我这篇文章《如果能对这些细节足够敏感,你的投放ROI就肯定不会低!》,里面就详细说明了对数据分析、账户跑量的一些细节的敏感等等,这些敏感有了,提前做观察,然后做预判,我们就能跑在算法的正确预估轨道里。
总之,在自动化投放的时代,“不会看数据”就等于放弃治疗,向平台屈服了。
平台给你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但这个工具是把双刃剑。你能依靠的,只有你解读数据、洞察本质、并果断决策的能力。
那些不相信午夜调整的人,无非是两种:
一是看不懂数据,所以无从决策;
二是盲目相信平台算法,缺乏独立判断。
真正的专业优化师,会利用自动化的效率,但永远用数据和策略牢牢握住方向盘。
如果你是一家企业正在自动化投放的泥潭中挣扎,感觉无法掌控自己的投放结果,欢迎来找我V:Semgood,我能帮你建立一套针对“黑盒”投放下的垃圾量怎么监控、分析和优化的动作,让你重新成为账户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