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巨量AD引流私域,60人团队,一年干7000万的案例

哎呀,所有流量的心法其实都是不变的,只是方法上有变化而已,工具和平台有变化而已。

任何行业都是一个逻辑。

所有的流量都是两个要素,一个是素材,一个是分发。

素材就是看到你就想来联系你,分发就是把这个素材让更多的人看见。

就好比我们在路边开了一个餐厅,想要让更多的人来到我们餐厅,首先我们要做一个宣传单,然后找人在周围各个路口去发,看到的人多了,自然到店的人就会多。

今天这个分发的渠道变成了短视频而已。

而短视频获取流量的方式,就两种,一种是免费,一种是付费。免费就是矩阵,付费就是信息流。

抖音巨量AD引流私域,60人团队,一年干7000万的案例

今天就讲一个通过巨量AD投流,把流量加到私域,60人团队,一年干7000万的案例。

这个学员他是开工厂的,他的产品非常的特殊,我们很多电子设备的线路,都需要用它去封装,所以他的客户,就是工厂,这是完全的TOB。

这种类型的产品,在之前,只能是靠参加展会,或者是,自己去用地推的方式跑关系。但是,他用互联网,彻底改变了这套模型。

他把他的产品和工厂,变成了短视频的素材,使用AD投流的方式,让精准客户看到这个素材,然后收集他们的联系方式,再加到私域去转化。

你看,多么简单清晰的流程和路径,很多的行业都可以这么做。

比如,我一个在佛山做石英砖的学员,他也是TOB做批发的。

他的逻辑,也是一模一样,就是把石英砖,变成了短视频,说自己是一个一手的石英砖工厂,客户就来了。

接下来,我重点来说一说,他的获客模型,巨量AD投流是怎么跑的。

他在巨量AD投流的模型非常简单。

首先,他把他所在行业,别人跑的好的素材,全都找了出来。

然后,在别人跑得好的素材,的基础之上,做了修改。然后就是开户,然后就是烧直通车,然后就是跑通了呀。

很多事情的关键,是在于做,即使你看到的再多,知道的再多,都不会有任何的结果,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草台班子,谁做谁牛逼。

他的AD投流素材,根本就没有人设,就是展示自己的机器,展示自己的工厂生产车间,配上一个第三方的配音,仅此而已。

再说一些他们投流的细节。

第一个点,必须是硬广。刷到短视频的人,一看就知道,它就是一个什么什么的机器,这就是一个什么什么的工厂,它的卖点分别是什么什么,然后直接联系就好了。

另外一个就是,素材的来源。一句话就可以描述,同行硬广,1:1替换。

就是抄爆款,而且一定要1:1去抄,能不改的,千万不要做任何的改动。

这里有一个细节,比如说,你刷到同行的某一个视频,是介绍的这个产品型号。那么你什么都不变,只需要换一下产品型号,换成你的机器,就可以了。

这个就叫做是等比例替换。

那么,如何去找到同行的这些投流素材呢?

就是每天不停地刷刷刷,当你刷到,和你相关的投放素材,你就停下来,系统就会认为,你喜欢这一类的广告,你是精准客户。

于是,就会把平台上,关于这一类产品的广告,通通都推送给你。

所以,负责公司巨量AD投流的这个人,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每天不停地,刷同行的广告。

每每刷到爆款,就给他标注一下,收藏起来,保存起来,然后就开始1:1等比例复制。

如果再说第三方的工具,就用到有米有数和蝉妈妈,在这两个工具的后台,都能够看到各行各业的,爆款投流素材,你直接改就好了。

这个就是这个时代,最牛逼的对标方法论。你不需要懂底层逻辑,就是抄抄抄,就是改改改。

当你建的计划流量跑不动的时候,有一个技巧,就是点一下,后台的加速按钮,瞬间就起量了。

他说,他一直在应用这个功能。

他现在在跑的有200条计划,每个月的线索量里边,其中的1~2条,会占到整个线索贡献量的70%,其他的所有加起来,才能占到30%。

这也就意味着说,整个AD投流的技巧,就是找到那么1~2条爆款素材,然后不停地改,不停地重拍,不停地重新建计划,重新投放。

这才是核心。

那为什么又要建那么多的计划?拍那么多的短视频呢?

这个就是解决稳定性的问题。

正常的爆量视频,有一天跑不动了,太正常了。这个时候,就要去用其他的视频,去补这个量。这就是做那么多短视频的作用。

这些短视频是非常精准,和垂直的硬广,客户看到你这个广告,不管是有多少的,基础互动数据,都不会影响他是不是联系你,这不是关键要素。

本质上我在思考,它所应用的巨量AD信息流的投放手段,其实并不怎么高明,不是什么更高维度的打法。

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大的结果,是因为拿着高维度的打法,去打低维度的人群,降维打击了。

所有开工厂的人,根本就没有完完整整的流量团队。

他拿着我们做教培的这些,顶级的方法论,去打工厂的客户,非常爽。

这其实我们在学习的时候,真的要去跨行业。

还有就是,能够支撑他这一套体系的,非常核心的一个点,就是在于客单价。

他的设备客单价,平均在1.5万到1.8万,整个产品的毛利率,在40%~50%之间。

这个其实是核心,私域的整个商业模式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获客。

而获客是需要流量成本的,比如说,一个流量的获取成本,在30、50甚至100。如果你的利润,不足够支撑,你根本就没有底气,去用这么高的流量成本获客。

并且,后端的转化,还需要有私域团队,养团队更需要成本,这些所有的一切,都是靠高客单和高利润来支撑的。

不要去相信薄利多销,在私域这个商业模式下,是不成立的。

那加进来的流量,如何给私域团队分配呢?

这里的核心在于,把更加优秀的数据,更多的数据,分配给销售能力更强的人,这个能够保证整个ROI最大化。

他把整个的销售分成了三个梯队。

第一个梯队是销冠,给他的线索是每天10条。

然后是第二梯队,每天会给到6~8条。

然后就是第三梯队,每天就是5条。

这个梯队是如何去区分的呢?就是按照询单转化率来的。

我给你的10条线索,你转化了两条,就是20%的转化率。如果你转化了一条,就是10%的转化率。

销售冠军会做到30%,自然而然,就会给到他更多的线索。

这里给我们带来的启发就是,绝对不要平均分配流量线索,要把更多更优质的线索,给到转化率更高的人。

这就是工厂行业,用巨量AD投流,去获取客户到私域,再转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