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如果想搞律师事务所网络案源的话,应该怎么办?我觉得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团队的问题。
拿我自己来说,是一个本地律师事务所所,去年开始做网络案源时,走访了一些网推业务量大的所,也接洽了一些代运营机构和个人。通过走访发现,至少在网推所是存在以下“员工”的。
对于传统律所,所缺少的就是网推和销售团队,网推团队又包括投流手、短视频运营、直播运营和客服。
关于投流手
大家都说投流是一种消极信号,也有十投九亏的说法。
走访的时候,和小规模律所交流都不建议去做抖音AD、抖音本地推和百度推广这种“硬投流”直播,大致原因有三:
①投产比不高,有时候很难摆正成本。
②平台案件量有限,恶意竞价增加成本。
③投流效果波动大,数据很难复盘。
除了前端获客难度之外,我觉得“硬投流”还很考验律所知名度、案源销售的邀/签约能力和律师的谈案能力。但对于有知名度和实力的大所来说,投流可以达到1:5以上的理想投产比,甚至有团队能达到1:7。
行业内比较建议的是短视频加热投流和直播投流。就郑州和杭州来说,靠短视频和直播,网络案源年创收2000w的律所不在少数,有的律师团队甚至也可以做到。
那么,投流手的需要有哪些能力呢?
综上,如果没有人力成本压力的话,可以考虑招聘1名投流手,如果想节省人力成本,可以请短视频运营和直播运营负责各自的投流工作。
关于短视频运营
短视频运营是必须要有的岗位,除了招聘,当然也可以考虑律所内的律师、品牌或行政转岗。因为律师/律所做短视频,最起码要对整个行业有一定的了解,不然容易“水土不服”。
那么,短视频运营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呢?
现在做短视频的话虽然平台红利少了,但还是有一些机会的。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做专业型的账号,那么要解决的是:怎么让用户在0.1秒里停下来看你的视频和看完之后怎么信任的问题。
如果是非法律行业的人来做短视频,他可能需要去了解行业知识,了解客户需求和案源之间的变现逻辑等专业内容。如果是法律行业的人来做的话,他可能要了解的是如何剪辑、平台规则和用户偏好等平台内容。
关于直播运营
如果短视频出现10个爆款且粉丝数量有一定基础后,可以考虑引入直播。早期平台对法律直播间监管不严,不少律所请兼职主播来代播,但目前平台政策日益严格,比如抖音法律直播间对直播主播资质要求有:
1.必须为法律相关从业人员(如律师、公证员等),非专业人员禁止直播法律知识
2.需在直播间显著位置标明真实姓名、执业证书编号及任职机构名称
3.若通过抖音等平台直播,需完成职业律师个人认证并获得黄V标识
4.律师直播需提供律师执业证等材料,通过平台资质审核
直播运营需要具备的能力有哪些呢?
直播的话是不建议轻易尝试的,直播背后涉及的工作量很大,也很繁琐,对于场地也有要求。特别是一二线城市的网推所直播间,都是代运营公司/团队控制的,一些骚操作我们都是想不到也应对不了的。重灾区就是劳动、婚家、消费者维权、借贷、工伤、交通、断供保房等法律领域,传统律所很难从他们手里抢到客户。
关于案源销售
🧑🏻💼案源销售也有别的叫法,比如案源顾问和案源助理等,这个岗位的主要工作职责是:
这个岗位一方面减轻了律师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律所商业迭代环节之一,比如体现在客户管理这一方面。但如果团队价值观不正的话,容易被“反噬”。对于这个岗位是设置还是实习律师来担任,见仁见智。
其他岗位的话就结合实际情况来设置就可以。
比如值班客服。自媒体平台账号一旦做起来,后台就需要实时有人值班回复消息。因为在网络上客户的可选择性很多,往往是第一个建立联系的律师能顺利委托。如果运营人数充足的话,值班客服可以考虑不用设置,如果人力不足或考虑成本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运营+客服配合。
另外整个网推团队的负责人,也很关键。建议律师账号的话就律师本人统筹,律所账号的话就高伙统筹。
回顾自己的经历,发现做网络案源就是要一鼓作气,所以很适合的是高执行力的人,因为这些东西并不难,只要花时间去学习,去研究都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