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小红书用AI+RPA做“截流”,日均200条+线索

获客难、人效低、运营成本高几乎是所有线索商家的通病。但最近我们一位操盘手(现某本地生活头部企业新媒体增长负责人),却用一套“AI+RPA”组合拳,把这些问题变成了机会——搭建起了百号矩阵,通过私信和搜索“截流”,实现日均 200 条线索,甚至把这套逻辑复制到了装修、瑜伽、疗愈等多个行业。

教你小红书用AI+RPA做“截流”,日均200条+线索

他们的玩法可能很“野”:AI 控制手机刷小红书、自动识别潜在用户并私信截流、批量仿写爆款笔记、用 RPA 实现全流程自动化……但“野”的背后,是对平台规则的深度理解和对运营效率的极致追求。

最近,我们聊了聊他的实操细节:小红书截流的核心逻辑是什么?AI 如何帮助运营提效的?以下是经过整理的对话实录(为保护隐私,部分细节有调整),enjoy~

为什么选择用“AI+RPA”

在小红书做同城流量获取?

你们最开始为什么想用AI做本地生活私域?传统获客的痛点是什么?

最核心的问题是人效。传统运营,一个人最多服务几百个用户,回消息、发朋友圈、做内容,全靠人工吭哧吭哧干,效率根本上不来。我们团队本来是做AI和产品技术的,没人懂小红书运营,当时想做小红书矩阵号,发现这事儿需要重运营投入——但 AI 已经够发达了,我们就想:能不能让 AI 帮我们跑全链路?

现在我们的逻辑是:只要运营能手动跑通的模板,就交给产品做 RPA 自动化。比如小红书的搜索词截流、爆款仿写,每个细分策略都用 AI 跑通了。AI+RPA 控制手机刷帖,识别潜在用户后自动私信对话,用户给信息就直接转化;看到爆款帖,AI 会记录下来仿写,换个城市(比如把长沙爆款改成武汉)再发,基本能复制效果。

为什么打算做小红书?

核心分三步:刷帖识别需求→AI自动对话→线索沉淀。

● 刷帖:用 AI+RPA 控制手机刷小红书,系统会分析帖子是不是目标用户(比如发“找保姆”“空调清洗”的用户),是的话就触发私信。

● 对话:AI 直接跟用户聊,比如问“你需要家政服务吗?我们有武汉本地的阿姨资源,加微信聊聊?”

● 爆款仿写:AI 会监控爆款笔记帖,记录下来后“抄作业”——比如长沙的家政爆款,我们不直接发长沙(容易引战),改成武汉的版本,换城市复制,只要原帖数据好,新帖基本能跑起来。

评论区有人说要服务,你们会用RPA私信截流吗?

对,私信截流是核心。比如用户在评论区说“求推荐武汉保洁”,AI 会自动抓取这条评论,用 RPA 发私信:“我之前用过一家武汉保洁,阿姨很专业,需要的话可以推给你~”

为什么选小红书?抖音、视频号不行吗?

小红书账号成本低(十几块一个,废了就换),适合做矩阵号;抖音、视频号实名制严,封号成本太高——一个抖音号实名后被封,相当于损失一个人的身份信息,不划算。但小红书不同,只要运营跑通模板,产品直接上 RPA,批量操作很灵活。

家政日收100+,装修周均200-300条单线索成本几百元

现在线索量级怎么样?比如家政、装修这些品类,一天能收多少?

分品类看

● 家政(保洁、清洗):日收 100+ 线索,主要靠帖子引流,清洗品类价格太透明(被京东打下来了),现在重点做保洁;

● 三嫂(保姆、月嫂、育儿嫂):跑起来最容易,需求明确,AI 对话就能转化;

● 装修:27 个城市,一周 200-300 条线索,一条线索平均卖 500-600 元,还有成交佣金(但回款慢,管理成本高);

● 瑜伽、疗愈:刚测试,每周十几条线索,还在调整。

单账号日均多少线索?成本怎么控制?

一个手机账号日均 1.5-2 条线索,成本主要是手机(200 元/台)、IP(独立 IP,避免封号)、机房房租(小公寓即可,放 100-200 台设备没问题),token 成本忽略不计。账号寿命 1-2 个月,被举报就换,整体算下来单线索成本比投流低 70%。

封号率怎么样?养号有什么技巧?

封号很正常,主要是用户举报。一个号平均活1-2个月,有的一周就掉,有的能活半年。养号就模仿真人行为:

● IP:用独立 IP,避免同 IP 多账号操作;

● 行为:定时浏览、随机互动(点赞、评论),不集中发内容;

● 人设:发生活类笔记(比如抖音热点+生活片段),AI 生成文案,避免营销感太重;

● 话术:每个账号的私信话术随机调取,避免重复,看起来像真人。

从执行到“产品+AI管理”运营的角色真的变了

这套系统是自己开发的吗?研发投入多久?

自己开发的,4 个月左右跑通,研发团队十几个人(实际投入看需求,核心是上下游打通)。最开始调研过“影刀”,但配置不灵活,封号率高,后来改用自营,稳定性好很多。

私域运营你们也用AI了吗?比如用户加微信后怎么跟进?

私域是 AI 应用的重点,核心解决“人效问题”。我们用类似企微宝、有赞、句子这些企微管理软件,接企微接口(单席位 700),把私域用户按品类分库(比如教育、装修、家政),AI 自动回复对应品类的问题,还会告诉用户“当前是AI回复,几点后会有人上班跟进”,体验更好。

效果怎么样?能替代多少人工?

售后场景基本全自动化了。比如用户问“某个图书有没有优惠”“上门喂猫给不给拍照这种服务细节”,AI 直接答,一线员工现在主要做“AI 监工”——看着 AI 回复,有问题再介入。之前 3 个人管 1 万用户,现在 3 个人管 10 万用户,人效提升至少 3 倍。

售前也能用AI吗?比如装修这种重决策行业。

最该被用的就是售前,但重决策行业(装修、教育)需要人工介入。比如装修用户,AI 先初步沟通需求,然后飞书通知销售:“1号手机有用户咨询装修,户型 120 平,预算 20 万”,销售远程操作 RPA 回复,转化率比纯 AI 高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