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详细讲讲:今年付费到底怎么投,才能带动自然流量?
很多人说“听了很多老师的课,操作了无数次,还是带不动自然流”首先说明,我不是“老师”,只分享实战经验。
在今年,有个核心认知必须先明确:纯付费、纯自然流的直播间基本很难玩。
不投付费,直播间没流量、破不了层级;就算有自然流,不会投付费也容易把自然流“拉低”,最后越投越乱。
说实话,直播带货里,80%的人都没搞懂“付费怎么投才能带动自然流”。
今天我把逻辑和步骤完完整整讲清楚,这不是理论,是能落地的思维,操作其实很简单,你听下去就懂了。
一、先打破一个误区:新号不用“先做自然流再投付费”,纯付费是伪概念
别听所谓的“老师”说“新号要先做自然流,再投付费,不然会变成纯付费账号”这都是扯淡。
直播间自然流推流的底层逻辑,根本不管你是付费还是免费,只看你直播间的流量价值(也就是千次成交金额):
千次成交金额越高,流量利用率越高,系统才愿意给你推更多自然流。
举个例子:直播间A场关3000,卖了5000元;直播间B场关3000,只卖了2000元。
对平台来说,同样的场关,直播间A能创造更多收益,为什么不优先给它推自然流?
所以,新号前期没自然流很正常,你完全可以直接投付费,付费流量也是你直播间的“整体流量”。
只要付费带来的千次成交金额高,系统照样会给你推自然流,根本不存在“纯付费账号”的说法。
二、付费带动自然流的5步实操经验:投对、投准,自然流才会来
第1步:选千川,别选随心推,避免流量泛、标签乱
不建议投随心推,核心原因是:随心推的流量太杂,西瓜、头条等站外流量占比高。
很多人说“前期用随心推打标签”,但你投了就知道,今年西瓜、头条的流量太多,标签会被带到“站外”,导致直播间流量泛、千次成交金额上不去,反而影响自然流。
千川的优势是“能精细化投放”,可以精准锁定抖音站内目标人群,避免流量杂、标签乱的问题,为后续带动自然流打基础。
第2步:千川投“标准计划”,前期先建模型、打标签
千川投放优先选“标准计划”,而不是全域,前期核心目标是“建模型、打精准标签”,标签准了,直播间流量才会准,千次成交金额才上得去。
设置要点:
- 投放方式:选“控成本投放”;
- 优化目标:选“成交”(直接围绕转化,快速积累精准人群);
- 基础定向:按产品受众选“年龄、性别”(比如卖女装就选18-40岁女性),别太宽泛。
第3步:计划类型选“人群包计划”流量更精准,打标签更快 为什么选人群包计划?对比其他计划,它的优势很明显:
- 达人计划:量太少,比如选30个达人、覆盖600万人,实际能消耗的没多少,打标签慢,前期浪费时间;
- 行为兴趣(莱卡)计划:今年其他流量占比高,而且关键词规则改了,不如以前精准;
- 人群包计划:流量相对精准,能快速给直播间打上“高转化标签”标签准了,后续自然流也会更精准,成交密度容易提上来,千次成交金额才有竞争力。
所以,前期打标签的核心,就是投人群包计划。
第4步:创意形式选“直播间画面(直投)”对接自然流通道
创意形式别选“短视频素材”(素材投流偏纯付费,难带动自然流),要选“直播间画面”,也就是“直投”。
因为直播间画面直投,对应的是“直播间自然流的推流通道”
系统会把你的付费流量和自然流流量放在同一通道里评估,只要直投带来的转化、停留数据好,就能撬动更多自然流;
而投短视频素材,更偏向“纯付费流量池”,很难和自然流联动。
第5步:打标签建模,累积1万元付费成交金额
打标签不是看“投了多少钱”,而是看“累积了多少成交”建议千川付费累积成交金额达到1万元,完成初步建模。
比如你的产品客单价200元,1万元÷200元=50单,也就是说,只要通过千川付费累积成交50单,就能基本完成直播间标签的搭建。
三、最后提醒:计划跑不动?
试试“高开低走,高价破零启动” 很多人说“千川计划跑不动”,大概率是出价太低了。
前期可以先“高价破零”:比如系统建议出价50元,你先出60-70元,让计划快速跑起来、有成交;
等计划稳定消耗后,再慢慢把价格降到合理区间(比如50元左右),这就是“高开低走”。
如果你现在也在做直播你也想怎么样快速的去起一个新号,然后再稳健的稳住账号,留下你做的类目,联系我们:Semgood